社会信息
服务平台
|
闲话镇江人的“行”发布时间:2015.03.06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4036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过日子绕不开的四件大事。出行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独轮车、马车、轿子、舟船、黄包车到汽车、火车、飞机,越来越便捷、舒适。 回顾百年来镇江人的“行”,交通工具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从前因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节奏慢,社会交际活动较少等因素,衣食住行中“行”是最不发达的。 社会上层的达官贵人、富绅大贾及其家属可骑马乘轿,而平民百姓出行只能借助于独轮车、毛驴车或徒步而行。清末民初轿子在许多场合仍被使用,如逢婚丧二事少不了要坐轿。当时镇江商业发达人丁兴旺,自然轿铺不少,据有关文献记载,清代镇江城内外的轿铺加起来竟有二十家之多。这是一种使用人力代步落后的交通工具,到了民国初年除在传统婚礼中继续使用外,已逐渐被淘汰。 光绪九年(1883年) 镇江有了人力车,并产生了经营人力车的行业。人力车在镇江被称为“黄包车”,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马路上看到的黄包车的车身都是黑色的,这种人力车无油耗、无污染、无噪音,就是苦了拉车的。当年镇江就有大小几十家黄包车行,黄包车夫从车行租车,租金很昂贵,他们辛苦劳作,用汗水赚下的钱除去租金就所剩无几了。只能住在茅草房或“滚地龙“式的简陋棚户里,老舍《骆驼祥子》里就有生动的描述,他们也成立团体以维护自己的权利。黄包车在镇江风行了半个世纪承担城市客运中相当繁重的任务,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镇江街头出现了整合自行车和黄包车优点改良而成的三轮车,这种车辆快捷省力,很快流行起来,逐渐取代了黄包车,黄包车因此遭冷落而逐步减少,直至五十年代末淡出市场。三轮车停靠在车站码头、街头巷口,载客运货走街串巷,接送病人可以轻松地在弯曲而狭窄的小巷中穿梭,并可以随时随地应乘客要求停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三轮车的车费是当时城市一般平民能够承受的。新中国成立后三轮车工人在政治上翻了身,并有了自己的统一管理组织机构,他们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在城市客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运营了半个多世纪的三轮车在2014年10月告别了镇江市场。 1962年镇江成立了公共汽车运输公司,逐步开通了公交线路,但那时只有3条线路在运营,且车辆少、间隔时间长。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自行车成了人们出行的新宠。那时的公交不发达,工人上下班、学生上学、外出办事、买东西基本上是步行。有自行车的人家,将车子当个宝贝似的,遇有急事有个车子就方便多了,但绝大多数的人家是买不起自行车的,那时一人挣钱,要养活全家五六口人,而买辆自行车得花小半年的工资,一般工薪家庭根本买不起,比今天买私家车还要难。到了七十年代自行车成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男青年偏爱永久、凤凰、飞鸽牌的28大车,还有永久51型的加重车,需要带个百儿八十斤的东西根本不成问题。而女青年则偏爱轻型的如凤凰牌、金狮牌的26车,不但外表美观,骑起来也相当轻巧。即使有钱,想买一辆自行车也是极不容易的事,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自行车供不应求,需凭票供应,票都是发到单位的。终于有一天,我们单位分到了八张自行车票。而我们班也有幸分到了一张永久12型自行车票,全班二十多个人谁都想要最后只得抓阄处理,抓中者当场兴奋得跳了起来,其他工友有的在他头上摸一下,有的在他身上拍一下以示庆贺。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老自行车厂开足马力加大生产,本省各地纷纷抢抓商机,新自行车厂不断投产,镇江也曾试生产过自行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自行车迅速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中国也成了自行车王国。上下班时段镇江的主干道车轮滚滚铃声不断,车流如潮奔涌一眼望不到头;百货公司、影剧院、体育场等门前更是停满了数不清的一排又一排的自行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快捷、省力的电瓶车逐步取代了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各条公交线路遍布城乡通往四面八方;出租车奔驰在大路小街;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公共自行车给老百姓带来更多便捷;骑自行车出行成了环保低碳、运动健身的代名词;高铁、城际列车通向祖国各地,百年来镇江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共分
1
页
上一篇新闻:全国平均气温-2.3℃ 暖冬已成定局下一篇新闻:为总理两会叫板腐败点个赞 |